即便這篇可能會傷到某些人,
但是,在你受傷之前,你已經真正傷害許多幼小心靈,
你現在的受傷,
只是你不敢面對你曾經「不經意」犯的錯!
::::::::::::::::
預防針,勿隨意對號入座,
以下皆真實案例,
但不一定發生在我本人身上。
::::::::::::::::
#長輩所謂的關心?
『曾經,你們口中的關心,只是當下的直覺問話』
從我自己有印象的童年至今,
某些聚會場合都讓我害怕,
尤其是長輩場,即便久久見一次,
千篇一律都是以下這些問話方式,
真的老套又不討喜,每次結束精疲力盡已經是好,
偶爾傷痕累累也沒藥擦,
我小時候被問這些問題很不喜歡,長大身為旁觀著覺得…『怎麼還在問?』
1️⃣ 現在幾公斤?幾公分? (然後緊接第二題)
我不相信,遇到自己的朋友,會這樣問~為什麼問小孩就可以?
2️⃣ 媽媽沒給你吃飯嗎?怎麼這麼瘦/矮?
同上,劈頭就說「哇 阿姨~你比上次胖好多耶!」可以?
你感受得到這是在「關心」?不可能!
3️⃣ 怎麼沒有叫人啊?
難道不能自己跟小朋友打招呼介紹自己嗎?
論社交能力,大人先用自己多年的經驗示範吧!
4️⃣ 給我抱就給你吃….
這是一種騷擾,為什麼小孩就理當要被抱來抱去逗弄?
5️⃣ 這個玩具可以送我玩嗎?不行嗎?要分享啊!
你的新手機看起來很好玩,可以給我帶回家嗎?要分享啊!
6️⃣ 怎麼打姊姊?怎麼不吃菜?… 「這樣壞壞!」
我對「壞」這個字,要馬是水果「壞掉」只能丟,或者有「壞人」要報警,
一個小孩到底做了什麼嚴重的事要被說「壞」?
還是說,用疊字比較不壞?
7️⃣ 你比較喜歡爸爸還是媽媽?
好無聊啊~(整個無言到回不出話了我)
應該還有好多,歡迎補充!
以上,多數都覺得自己在「關心」,
不是很多人都這麼問,就代表這些問題是對的,
因為,當有人反問這些問題時,
肯定會說對方「沒禮貌」,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
以後就會繼續延伸到「問成績、問感情、問就業、問薪資、問年終、問婚姻、問買房…」
若繼續堅持這種問話方式,
你希望孩子對於跟長輩見面的時光,
令他們厭煩想逃嗎?
甚至連家長也想跑!
::::::::::::::::
#到底可以聊什麼?
『用心聊天,而不是逗弄反應還不及大人的孩子,他們並不是玩具!』
1️⃣ 旅遊
問孩子最近去哪裡玩?玩什麼? 從中延伸類似的地點繼續聊。
推薦自己居住地有什麼好玩的景點、新開的公園,
如果懂孩子的興趣,就可以介紹他會喜歡的地方,問要不要一起去?
2️⃣ 飲食
事先問家長孩子愛吃什麼,適當準備一些送孩子(請配合家長的飲食原則,不該給的不要給)
3️⃣ 興趣
孩子喜歡的運動?若有課程學習、比賽,還可以延伸討論好不好玩...
孩子喜歡的卡通、電影,事先知道也是可以準備小禮物、小貼紙
孩子喜歡的歌手、團體 (如果自己真的太不了解,就算了)
4️⃣課業
基本上,成績排名通通不要問!
可以,關心學習難不難?課多嗎?幾點放學?有沒有玩社團?
(社團也是很好延伸)
如果有學才藝…跆拳道練什麼招數啊?直排輪會什麼動作?
5️⃣ 玩樂類
直接拿出桌遊(要適合年齡),一起玩或看孩子們玩,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若同意,玩個電動也無不可,
邀孩子出門去公園玩。
6️⃣ 時事類
電影、戲劇、Youtuber、歌手…
若自己都沒接觸,但真有心想接近孩子,
事先問一下,做點功課吧!
7️⃣ 小小孩互動
一歲以上,不用破費買大禮,也不用亂送不實用的東西,
只要準備個小貼紙、米餅,可以吸引小朋友注意,也很容易開心!
想花一些錢的長輩,送繪本、操作書,
這些都上網可買,只要願意花一些時間。
總結以上,
根據我多年跟各年齡層小孩互動,
如果開啟這些話題,
一開始儘量接住他們的回答,
根本聊一兩小時他們停不下來。
最重要的重點!!
『願意花一點時間事先了解孩子的喜好』,
至少,知道他喜歡吃的幾樣,平時興趣,
尤其是「親戚長輩」,
與其問父母、小孩 奇怪又失禮的問題,
不如聊這些生活話題,大家都輕鬆~
『我們有權利替孩子選擇一個良善的環境』
::::::::::::::::
#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
有了孩子之後發現,
我們的好朋友們,
不論有沒有生小孩,
都很尊重小小孩,
最前面的可怕問題,朋友通通沒問過!
(看來我很會交朋友?哈哈)
大家也很能理解孩子都需要時間適應環境,
自動都會給她們空間,不會刻意嚇她們,
而家長在教育自家孩子時,
大家也默契的不會插話干涉,
甚至家長使眼色丟球給我們,
還要神助攻一下!
這樣的相處環境,
更像是一家人~
::::::::::::::::
#從0開始,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工作經驗)
我與兩歲學生第一次接觸時,
會保持一些肢體距離,跟家長打招呼,蹲下來跟小朋友打招呼,
並自我介紹,大多數孩子的眼神都是緊張,
接下來的課程必須拿捏與學生間的距離,
『不斷觀察』他們的眼神及反應,
隨著課程次數增加再慢慢拉近距離,
下課前的擁抱也可以判斷孩子是否放下戒心。
到了三歲的班級,孩子能獨立上課,
對老師也有信任感,甚至愛跟老師聊天,
而老師也要從中抓取他們有興趣的點,
一起閒聊~
從這些對話中,可以知道孩子的個性、喜好、情緒特性,
他們只要心情轉變,馬上可以發現,
一問之下,原來這週真有一些事情發生!
只要肯用心、花時間、多觀察,一定可以與孩子拉近距離。
::::::::::::::::
最後,
我不是什麼育兒專家,
這只是我多年來的心情整理,
真的環環相扣,因此文章也刪刪減改了好久。
我頻繁接觸2-15歲孩子的經驗,
也有十年,
我仍然一直在檢討自己的教學態度及帶班方式,
我是人,也會有情緒,
人與人的相處還是有一些頻率,
如何在頻率對不上的學生,
不要讓氣氛太糟,也是我一直在練習!
但是,把孩子當成一個大人『尊重他們』,
真的很重要!
理性討論,吵架勿來,謝謝!😂